top of page
搜尋

生態農業的實踐:水稻田不用藥的秘訣

  • yilaneata
  • 2020年4月1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文/新南田董米

照片/新南田董米


前情提要:宜蘭生態農業品牌「新南田董米」,於2014年創立至今,與新南地區農民長期合作,7.5甲的田區不使用任何農藥與化肥,並進行多樣的水鳥棲地營造,立志打造出人鳥共享的水田。



首先要知道,水稻有非常多品種,每個品種本身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不一樣,所以「在對的地方種對的品種」是關鍵

舉例來說,新南田董米所位於的蘭陽平原就很適合種「臺中秈十號」,幾乎不會生病,即使耕種管理上出了些瑕疵,也還是頭好壯壯,是轉型無農藥耕種的首選。插秧上也有學問,秧苗插得越緊密,就越不通風、越容易互相「碰撞摩擦」,大幅提高集體生病的可能性,所以插秧的間距最好寬一點,保持良好的空間及通風,水稻生病機率就會降低。


插秧間距寬一點,可以避免稻子生病

此外,施肥量千萬不能過多

水稻跟人類一樣,「過肥」就會生病,哈哈!因此我們都很謹慎地控管每一塊田的施肥量,有些甚至只施撒薄薄一層米糠,確保水稻不過肥,同時也讓土壤裡的有機質與生物有一個為水稻服務的機會!


田董米會以米糠(水中黃白色顆粒)作為有機肥料

產量是否會有影響?

講到這裡,應該不少人心裡有疑問:插秧間距變寬、又減少施肥,那產量不是大打折扣嗎?起初我們也很擔心,不過根據五年來的觀察,收割時產量確實會減少,但還是有慣行農法的八九成,重點是「減肥」後的水稻完整性很高、被害粒極少,碾成糙米與白米,幾乎沒什麼不良米粒。這樣看來,產量影響真的不大呢。


田董米兩個主力品種:左邊較綠的是臺中秈 10 號,右邊較黃的是高雄 147 香米。臺中秈 10 號本身抗病蟲害能力極佳,是最適合無農藥耕種入門的品種;高雄 147 比較嬌嫩,必須嚴格執行「大間距」與「減肥」作戰計畫
生態農業中的保育對象、棲地、品牌、農民與消費者,缺一不可

與我們合作轉型無農藥耕種的農民,是一定要獲得獎勵的!所以消費者們對生態農業的支持,永遠最重要,也永遠是新南田董米推廣生態農業的最大動力唷!


田董米合作農民—阿農伯,正在用心照顧臺中秈 10 號

 
 
 

Comments


地址:宜蘭縣壯圍鄉新南村霧罕路3號

電話:03-9253517

Email: yilaneata@gmail.com

© 2020 社團法人宜蘭縣生態農業發展協會

網站瀏覽人次

bottom of page